报价以后怎么办--跟踪啊!
80%的销售来源于报价后第4至11次的跟踪
记得在欧洲工作的时候,我先前的美国老板对我说:嗨,伙计,做销售,你得学会跟踪。
为进一步说明问题,老板举了一个生动的实例:有个人看到我们的招聘广告,在应聘截止最后一天,他向我们投来他的简历(最后一天投简历的目的是使他的简历能放在一堆应聘材料的最上边)。一周后,他打电话来询问我们是否收到他的简历(当然是安全送达)。这就是跟踪。四天后,他来第二次电话,询问我们是否愿意接管他新的推荐信(西方人对推荐信格外重视),我们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。这是他第二次跟踪。再两天后,他将新的推荐信传真至我的办公室,紧接着他电话又跟过来,询问传真内部实质意义是否清楚。这是第三次跟踪。我们对他专业的跟踪工作印象极深。他现在在我们美国公司工作。
从那时起,我领会到跟踪工作的重要性。直到一礼拜前,我看到美国专业营销人员协会和国家销售执行协会的统计报告后,我对销售的跟踪工作重新进行一番反思。请看生动的统计数据:
2%的销售是在熬头次接洽后完成,
3%的销售是在熬头次跟踪后完成,
5%的销售是在第二次跟踪后完成,
10%的销售是在第三次跟踪后完成,
80%的销售是在第4至11次跟踪后完成!
几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在我们日常工作中,我们发明, 80%的销售人员在跟踪一次后,不再进行第二次、第三次跟踪。少于2%的销售人员会坚持到第四次跟踪。
跟踪工作使您的客户记住您,一旦客户采纳行动时,起首想到您。
跟踪的最终目的是形成销售,但形式上绝不是我们经常听到的"您思量得怎么样?"
跟踪工作除了注重系统连续外,我们更须注重其正确的策略:
采纳较为特殊的跟踪方式,加深客户对您的印象;为每一次跟踪找到漂亮的捏词;注重两次跟踪时间间隔,太碰头会使客户厌烦,太长会使客户淡忘,我们推荐的间隔为2-3周;每次跟踪切勿表露出您强烈的渴望,想做这一单。调整自己的姿态,试着帮助客户解决其问题,相识您客户最近在想些啥子?工作进展如何?
引文来源成都外贸公共服务平台-中国领先的互动式政企服务平台
O(∩_∩)O~各位看官:找上海耐碱提升泵厂家,请找上海龙亚耐碱提升泵厂。欢迎咨询:O2l-61557O88 或 02l-6l557288。(⊙o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