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CCS《海上固定平台入级与建造规范》1992,“结构腐蚀裕量应根据平台施用年限,钢材年平均腐蚀量和防腐系统的保护效率来确定。在无法确定钢材年平均腐蚀量和防腐系统的保护效率时,对于施用年限为30年的平台,其全浸区结构的腐蚀裕量应不小于2mm,飞溅区结构的腐蚀裕量,在南海海区应不小于14mm,在其他海区应不小于10mm。”
个人以为,CCS对“飞溅区”的定义比海港工程分“浪溅区”+“水位变动区”要合理,该区域均是防腐保护的重点,腐蚀量至关、困难程度至关,有时候强行割切“浪溅区”和“水位变动区”甚或出现浪溅区在水位变动区以下的情况。
CCS对“飞溅区”的定义:“自设计高潮位以上波高(50年一遇的平均波高)的2/3,至设计低潮位以下波高的1/3”,只是在取值时,将该区域略放宽即合理。
别的查阅CCS还未公布的《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规范》,“在无法确定上述参数时,对于施用年限为n年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,建议全浸区的腐蚀裕量不小于n/10mm,飞溅区的结构腐蚀裕量不小于n/3mm.”
O(∩_∩)O~各位看官:找上海耐腐蚀提升泵厂家,请找上海龙亚耐腐蚀提升泵。欢迎咨询:O2l-61557O88 或 02l-6l557288。(⊙o⊙)